衔枚疾进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Category: not specified


And no one dared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Related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Category
not specified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蹲点转载了我去年年底的文章《姿态问题》。这篇文章试图探讨的是,面对新兴的社会运动时,左翼知识分子是不是只能在「高高在上的理论批判」和「沉默无声对运动全面支持」两个极端里徘徊。我认为知识分子的答案应该是策略性地在两者间选择一个暂时的、不完美的、随运动形势变化的点,既不放弃对现实运动的关怀和从运动中学习的可能性,也不奢求以反思来消灭自己的特权,而是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特权为运动服务。这是我开始探讨左翼运动中的情感、能动性和知识的相关问题的第一篇,也推荐大家关注蹲点:https://squatting2047.com/%e5%a7%bf%e6%85%8b%e5%95%8f%e9%a1%8c/


Anderson, Perry -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Its Thinkers.pdf
1.3Mb
接上条。在安德森眼里,冷战是美国例外论和美式普世主义落实在国家安全和全球市场扩张这组矛盾中的一个碰撞节点。苏联以及共产主义作为另外一种普世主义的(但反对生产资料私有化的)价值体系的崛起,使美国外交政策不得不在冷战的五十年内反复摆荡。从巩固西欧、日本,在边缘第三世界寻求控制权,到尼克松时代搁置世界自由市场计划,回归保护主义,再到苏联解体之后以新自由主义为桥梁打通政治强权与开放市场的连接,以「干预」为武器的美国外交政策,实际上赋予了「干预」种种不同的政治意涵。篇幅所限,安德森这本小册子在细节处有不少简略之处。但这本书,也明星体现了安德森独特的笔力和大格局的史观,不失为扫盲佳作。


2015年,salon.com对佩里·安德森做了一个以他2014年的著作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Its Thinkers为主题的访谈,分为上下两篇。这份关于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冷战起源的访谈,在今天读起来是意味深长的。对于中国左翼读者而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点。一者是安德森对美国例外论和美式普世主义对外交政策影响的讨论。安德森对后者的批评大于前者,因为他认为纯粹的例外论可能导向不干预的孤立主义,是美式普世主义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世界想象成了矛盾割裂的图景:美国是截然不同的天赐之地,但其他国家仍然只能做某种美国的复刻。与此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安德森对古巴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安德森认为,古巴的国际主义比中国和苏联的更真诚,其中地缘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临近美国的岛国,古巴必须依赖于拉美乃至非洲的革命同盟,不像苏联和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负担起斯大林式孤立主义的成本。

安德森的观察,对于持续已久的世界主义vs.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是颇有意义的。例外论和普世主义的矛盾,在中国革命内部一直有一个社会主义版本;而对古巴的观察,则突出了少为人论及的世界主义的地缘政治因素。在中国的羽翼向第三世界大幅展开,且中国新左以社会主义世界主义的名义为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辩护的当下,安德森的观察促使我们去思考,对唯物主义者而言,世界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可以脱离地缘因素存在吗?20世纪社会主义世界主义的实践,有多少来自于被意识形态激励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多少来自于冷战和冷战式地缘政治的压力?

"How America built its empire: The real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at the media won't tell you:" https://www.salon.com/control/2015/09/23/how_america_built_its_empire_the_real_history_of_american_foreign_policy_that_the_media_wont_tell_you/


去年以来,公共空间里一直有去中心运动的同情者、支持者在做各种解释,回应各种批评,尝试让公众更能接受去中心运动带来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这种尝试,作为运动在舆论界的延伸,自然是必要的。但反过来看,运动内部也未必做好了接受去中心化代价的准备。「卧底」和「内奸」会大量涌入,信息不确定性会大幅增加,troll会变多,行动者要消耗更多精力在内部信息环境里,运动的叙事会更依赖于媒体的编织,在当下都是去中心化要支付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Jo Freeman 在70年代这篇The Tyranny of Structurelessness在今天仍然有生命力。去中心化是仍在成长中的策略,要演进为未来抗争的主力形式,它必然得在实践中面对这些问题。

Jo Freeman, The Tyranny of Structurelessness: https://www.jofreeman.com/joreen/tyranny.htm

4 last posts shown.

61

subscribers
Channel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