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谈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Category: not specified


读有所记,思有所痕
友情频道:
@weiyexing

Related channels  |  Similar channels

Channel's geo and language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Category
not specified
Statistics
Posts filter


各位读者们,见字如面。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近期忙碌自己的终身大事,现在已落定,抽空更新下。

就像那句玩笑:疫情结束了就结婚吧。现在疫情结束了,我们就结婚了。在见证过那么多现实中的心酸悲剧后,还能走进婚姻的殿堂,可以说是真爱了。

一月份多是阅读小说,忙碌间隙读一读,让自己平静下。

# 《月亮与六便士》

前段时间看的电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和小说情节有点像。思特里克兰德在什么契机下做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去做了。如果他作为我现实中的朋友,那估计会让我崩溃;而作为第三者的角度去读他的故事时,却产生了一丝丝的敬佩。

# 《一个女孩的记忆》

一个女性,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学习反思,才能完成自我救赎。

# 《一个男人的位置》

固执、谨慎、自卑又带着强烈自尊心的一个父亲的一生。

# 《一个女人的故事》

典型的母亲形象,倔强、独立、奋进,当阿尔茨海默症袭来,女强人变成了小孩。

# 《面纱》

故事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两人偷情时门外有人,他是谁?这一悬念一直引领剧情的发展,不过,读到最后越发感觉人物有点片面了。

# 《刀锋》

读的毛姆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读完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混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悉达多》。拉里身处和盖茨比差不多的时代背景,同样是经历了战争,也许正是因为看过太多的生死,产生了和悉达多一样的「出世」想法。

《2018年4月1日》

读的第一篇刘慈欣的小说,十分钟可以读完的短篇。最近《三体》电视剧很火,看了几集,感觉节奏有点慢,看到群里有人推荐了这本书,于是翻了下,小说很短,写出了刘慈欣对未来基因改造下人类抉择的设想。(题外话:如果没记错,书名是本人初恋分手的日子,你说巧不巧。)

https://weiyexing.noto.so/2023-02-07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我看到前半部分时就觉得这情节好熟悉,回想了一下发现和前段时间上映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电影很相似,同样是中年男人,同样是突然的决定,同样是为了的理想抛弃原有的生活。我猜想,编剧马丁·麦克唐纳肯定借鉴了这部小说——毕竟《月亮与六便士》可以说是英文世界里必读的书目。只不过电影和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这部小说通常被解读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抉择,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而主角思特里克兰德四十岁突然决定舍弃优渥的条件,去追寻深埋心底的画家梦想。他不理会世俗的眼光,他也没必要理会。

在他死后,他的作品获得极大认可,他的怪异举动也被解释为艺术家的独特行为。当然,如果他没有做出任何成绩,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众所周知,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著名画家高更,巧合的是,我前不久刚读了同时期另一个画家的传记——关于梵高的《渴望生活》。里面有不少地方都提到了梵高和高更,两人曾是好朋友。如果两本书放在一起读,同时结合两人的生平,那么会对两人有更深入的理解。

https://weiyexing.noto.so/2023-01-17


近期回老家,红白喜事轮番来。一方面可能真的应了那句「疫情结束后我们就结婚吧!」,另一方面就是新冠对老年人的伤害是实打实的。以前只是在新闻上看,冲击力没有那么大,现在几天就收到一个老人去世的消息(不少是家族里的),内心十分沉重。

由于来回奔波,近期什么书都没有读。前段时间倒是读了不少小说,集中读了毛姆和 202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毛姆备受好评的《刀锋》,读完之后发觉这部小说很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悉达多》的混合体,我觉得菲茨杰拉德比毛姆会塑造人物,情节也更加紧凑有张力一些,但也许是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偏爱。

两天内一口气读完了安妮·埃尔诺的三本《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孩的记忆》。这三本都是带有一定的自传属性,回忆穿插叙述,读起来很轻松。这里要吐槽下出版社,每部仅几万字,本可以组合成一本出版,偏偏要拆成三册。

https://weiyexing.noto.so/2023-01-10


十二月份基本都在休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去看、去研究。期间把一些原来的大部头读完了,还看了不少系列影视剧,唯一遗憾的就是心心念念的敦煌展等了一个月都没开放,最后开放了,相约去的人又确诊了,又得延期……

今年很多的时间花在社科、历史等书籍上,究其原因,还是和身边的事息息相关,迫使我去思考、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期间,曾一度陷入无力的深渊。

往后,阅读的方向或许会暂时转向其他的方面。

1. 《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读完。通过对话的形式讲述逻辑是什么,再阐述如何辨别是非,入门书籍。不过,里面的部分名词有些过时了,读起来稍显生涩。
2. 《2010:太空漫游》:读完。前不久把异形系列看完了,其塑造的「异形宇宙」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深挖都有看头,可惜电影硬伤太多,影响了整体的观感。看的时候发现部分设定和库布里克、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有共通之处,于是继续找它的续篇来看,质量还不错。
3. 《走出帝制》:读完。早就想读的一本书,可惜读下来没有达到预期,许多章节的阐述甚至有点「词不达意」的感觉。或许是自己的问题。
4. 《美国文明读本》:读完。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精选美国数百年来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进而体现这个国家何以成为如此。读后会发现,许多东西在建国之初就已确定,后续不断完善。期间虽有波折,但总体是逐渐靠拢至那些已定的原则。
5. 《赌徒》:读完。陀氏这本书时常被誉为极尽刻画了一个真实赌徒的心理,实际上也是如此。当时陀氏着急还钱,口述成书,多书并发,不然本书质量可以更好。
6. 《筚路维艰》:读完。当作简史看来很不错,不同的选择源于不同阶段要回答的问题,例如如何快速工业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另外,书附录的几篇文章质量很高。
7.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读完。这本书虽然并非是一个主题的系统阐述,但每一篇的每个主题都写得极好,挑感兴趣的读也会有收获。

https://weiyexing.noto.so/2023-01-01


今天下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天空刮起大风,把对面的一栋房子连根拔起,远远就能听到楼房里的人声嘶力竭的呼喊,一下就被惊醒了……不知是不是预言,傍晚家里就来电话,说老妈咳嗽,呼吸困难。我如五雷轰顶。

我不是迷信的人,我知道这其中存在着太多的干扰因素,例如处于冬天,又如邻里有人已经感染,他们感染是早晚的事情,可我却不曾想到会这么严重,以至于严重到需要住院吸氧……

今晚读《逻辑新引》,里面提到的逻辑推论,现实中有多少人真的拥有呢?那种不相容而且穷尽的例子,现实里真的太少了,但又常常被人误判,进而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例如问「你支持清零吗?」,若回答「不支持」,那对方便会扣你一个「躺平」的帽子。殊不知清零和躺平中间还有其余的选项,这两个选项并非穷尽了所有选择……若政府已经放弃了「清零」,那便是走向非清零的道路,那就应该做好非清零下的共存准备──心理上的、物质上的准备。看着一个个老人、小孩求医问药,心酸不已。

唉,心情复杂,有感而发。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28


说不好听的,中国人有个特点: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也就算了,狠起来也不是盖的。翻开中国的古代历史,满满都是上演着人相戮,甚至人相食。人与人斗,其乐无穷。

秦晖的《走出帝制》里有个观察:西方人口的减少主要是瘟疫,而中国则是和朝代更迭密切相关。在中国,灾难不算什么,人斗人恐怖得多。

引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西汉末年与新莽大乱中,人口从 6000 万降至 3500 万;东汉末年大乱,人口再从 6000 万降至 2300 万;隋唐之际大乱,人口从 6000 万降至 2500 万;安史之乱后以讫五代,战祸连绵,人口从 7000 万降至北宋初年的 3540 万;宋元之际大乱,中国(指宋辽金夏之地总计)人口从 1.45 亿降至 7500 万;元明之际,从 9000 万降至 7160 万;明末大乱,人口从近 2 亿降至 1.5 亿, 清初顺治至康熙初的战争损失还有约 2000 万。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中心的清末咸、同大乱,人口由 4.36 亿降至 3.64 亿。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自己坑(杀)自己人从不手软。这里有个规律,元之前的朝代更迭人口减少得非常厉害,动辄一半以上。而元之后则没有那么夸张了,作者给出的猜测可能是:一方面人口基数变大了,另一方面出现了多个人口稠密的地方,分布比较广,因此没那么容易「团灭」了。

可见,中心化是危险的,联邦式、去中心化更安全。

这点其实也体现在其他的方面,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各派能够百家争鸣,而秦汉一统天下之后,这种盛况便消失了。又如何兆武在他的《触摸时代的灵魂:何兆武谈读书》里提到意识形态的灌输,军阀时期是没有的,各大家能够有一个较开明的环境争论,甚至是吵架。随着一统江山,吵架没了,只有抄家。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26

849 3 10 5 12

今天读《美国文明读本》,其中的第三十八篇讲到出版自由,看完后无比感慨,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即使在两百多年前已经努力在追求出版自由,然而,到了 1974 年却依然「在路上」,可见这一权利的争取是多么的困难。

新闻媒体作为对政府舆论监督的「第四种权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杰斐逊曾说,他宁愿要一份没有政府的报纸,而不愿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

《论出版自由》的斯图尔特则直接指出,如果不能保证出版自由,那么报纸和电视终究会演变成被政府拿来推销政策或观念的工具。

十几年前,我们还能看到国内不少独立记者活跃在前线,以南方系为主的报纸敢于披露社会的种种丑陋。可是好景不长,似乎就在一瞬间,独立记者纷纷消失,有态度的报纸也随之湮没。

曾经,我们以为看到的是朝阳,谁知是夕阳。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25

694 0 10 1 10

前几天看了最新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里面有句台词:一家人不能分开,家人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盔甲。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十一月份北京流传很广的一则视频:天通苑社区的工作人员私下商议,为了整治「闹事」的居民,以他儿子作为威胁,因为这是他的软肋。

视频很快被删除,但那些工作人员的嘴脸已经暴露无遗。

我们都知道,家是心灵的港湾。现在我又多了一层认识,家人是彼此的软肋。北京天通苑社区的工作人员利用软肋威胁他人,而阿凡达则强调家人也是彼此的盔甲。

十一月底,中华大地那些愤而上街的人,是因为软肋被威胁了?还是因为有了盔甲而无所畏惧?又或者是其他?或许都有吧。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18


今日读《美国文明读本》第二十一篇文献:霍勒斯·曼马萨诸塞州教育年度报告 (1848)。

霍勒斯·曼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美国公共教育运动,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他在这篇报告里提到教育可以在以下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功能:

政治:政治领袖从选举中产生,公民的素质也决定了领导者的高度。
经济:教育是经济繁荣的手段,也是消除劳资紧张的手段。
社会发展: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引导其走向正轨。正所谓: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

美国是一个选举国家,选出的领袖取决于选举者。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基础教育不完善,甚至不知道政治为何物,如何投出自己手中神圣的一票?

有人质疑将政治放入教育,是否会「带坏」孩子?霍勒斯·曼则表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他们将无法探索更加深奥、尚存争议的问题;无法去发现真理,澄清谬误。通过教育,才能尽可能避免「自己的永远绝对正确,持异议者的永远绝对错误」的偏执。

我们国家之前也喊过一些教育口号,例如「科教兴国」,口号的背后自然也表示了教育可以带动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这些作用,然而一直没有提过政治方面的作用──

只有意识形态,哪有教育?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17


今天花了点时间看完了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其中,对于集体行动部分印象颇深。

周老师认为,集体行动的形成和突发,根植于国家和社会的特定制度结构之中,是国家治理制度逻辑的产物。

通过对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体制,发现前者由于在国家统制之外存在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在民众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相反,社会主义体制下消除了各类组织和社会群体的边界,个人的工作单位和国家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样的制度结构,恰恰对集体行动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接上一段。由于没有缓冲带,国家可以有效动员民众,得以快速实现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然而,其隐患是民众大量的不满会直接指向国家,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引发集体行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开展了经济改革,引入市场经济,国家放松了政治控制,政治和经济也由集权控制变得分散化,这些都给集体行动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集体行动次数明显增多。

周老师认为,无组织利益之上的集体行动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有极大冲击,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体改革周期动态变化的动力。

结合当下的「白纸运动」,对本章的理解又更深一层。但愿如周老师所言,能够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吧,目前已经看到一些了。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02


还没到年末,也快了,简单总结下,后续有空了再整体梳理。

今年早些时候开始读近代中国(近一百年)的相关书籍,同时阅读鲁迅全集;年中开始往前推进,读了不少清代的历史、史学研究;预计到明年初,应该会到明史了,清单里已经标记不少书。

可惜的是,今年好几次买的书都还搁置在书架上,多是一些文学类的,逐渐没有兴趣读下去,毕竟非闲时不读小说。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算是最大的收获,他的书倒是集中读了不少,陀氏写的不是普通的文学,如果爱好心理学,早晚会遇上他。

1.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读完。殷海光与其学生林毓生的书信集,从林毓生去美国留学到殷海光去世近十年时间,两人通过书信交流学术、思想。殷海光称林毓生为自己的一扇天窗,而他得以从天窗一窥外部世界。
2. 《饥饿的盛世》:读完。重点讲乾隆时期的得与失,整体内容有点散,不够系统,尤其是没有系统解释为何身处盛世而大部分人却是饥饿的。──盛世是少部分达官贵族的盛世,而非众人之盛世。
3. 《为权利而斗争》:读完。此处标题有误,原文是要为 Recht 而斗争,Recht 有两层意义,客观意义指的是客观法(即法);主体意义指的是主体权利(即权利)。斗争是法权之手段,秩序是法权之目的。
4. 《基层女性》:读完。往好的说是接地气,往不好的说是内容散乱,不足以出一本书。作者书中多次提到「婚姻市场」这个概念,虽然通篇似乎没有那层意思,但仍旧让人遗憾。
5. 《厌女》:读完。作者提出的「厌女」,代指对女性的蔑视,存在于男性之间,也存在女性之中。其中,对于为啥普遍存在于男性之间,总结的三要素解答了部分疑惑: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男性之间的纽带)、厌女症(他者化)、同性恋憎恶(排斥异己)。
6. 《李鸿章传》:读完。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后人的评价,也要看同时代人的评价。梁启超的这本传记不仅做到客观公正,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7. 《西线无战事》:读完。一战的作品很少,这部堪称经典。西线倒下百万青年,报上却寥寥一笔:西线无战事。
8.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在读。论文集,目前读到的好几篇都极为深刻:运动型治理、共谋现象、逆向软预算约束等。社会学朋友称,周雪光是研究官僚的厉害人物。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2-01


这几天全国各地再次证明:权利是斗争而来的。


此前我曾读过殷海光先生所译的《到奴役之路》,对其深感佩服,近期看到一本他的书信集《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立刻找来读──我始终认为,书信是最能传达一个人的内心境地之媒介。

这本书记录了殷海光与学生林毓生近十年的书信来往,直至殷先生在一九六九年九月十六日因胃癌去世。二者虽然是师生关系,但书信里更像是朋辈之间的学术交流。

殷海光称林毓生为自己的一个天窗,一个可以一窥外面自由世界的天窗(彼时林毓生正在芝加哥大学哈耶克底下做研究生)。读他的信,常常能看到他对最新学术著作的渴望「毓生老弟,快快给我寄谁谁的著作来」。

他对哈耶克及其推崇,但当时的条件下,他也只能经过林毓生来了解哈耶克的论文及著作。一次,林毓生了解到哈耶克要到台湾访问,于是赶紧写信告知殷海光,让其去和哈耶克开展一次讨论。谁知殷海光却因觥筹人情不想去掺和,实在是把我给急得。

不过最终他也去了,并和哈耶克做了交流。读到这里我满足地笑了,仿佛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样。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25


今日继续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第四章讲述的是运动型治理机制,看目录时我就对这章很感兴趣。

这章指出运动型治理逻辑的产生和延续,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深刻挑战和困难,也正因如此,常规型治理在某些时刻难以胜任,此时便需要运动型治理来对常规型治理进行替代或者纠正。这点不太能说服我,因为忽略了发动运动型治理的主观因素,比如为了达成自身的某些目的,同样也有可能发动运动型治理,典型的例子就是叫魂案。

在叫魂案中,官僚系统操纵信息的可能性引起了弘历的猜忌,接着下属官员的视而不见或搪塞责任更加使弘历认为官僚体制的组织失败,与此同时,弘历也急需一个借口与官员们摊牌,于是通过叫魂案发动运动型治理。

显然,弘历「利用」了叫魂案对官僚系统进行整顿,确认自己的权威;而在发动全国清剿时,官僚系统对信息的操控,同样也反噬了弘历。《叫魂》书中可以看到弘历后期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他却无法完全掌控这台古老迟缓的机器,只能无奈地在朱批中向下属咆哮呵斥。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24


昨晚看到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叫《十问》,点进去一看,大致就是一些疫情防控相关的问题,说实话也是老百姓很关心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就感觉这篇文章一定不会存活多久,毕竟这几个月以来我已经被删除了三篇,经验充足。

果然,早上再看的时候,朋友圈多了几个人的转发,但点进去已经显示账号被封禁了──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

下午找了副本,备份了一下,就当是记录了。有时候实在做不了什么,那就记录吧,至少也是一种反抗。

如今,国内的平台,尤其是微信,审核已经做得很精确也很及时了。此前,我的一篇文章估计会存活几天甚至几个月,今年以来,基本是发出去不到三小时就被删除,我已经习以为常了,目前尽量少放内容到国内的平台上──也算是一种自我审查了吧。再往后,真是不愿想象了。

此前了解到储安平这个人,他说过一句话,大致是国共在自由方面的区别,前者是少和多的问题,后者是有和无的问题。前段时间看直播,有人在评论区问如何看待现在的形势,主播也提到类似的话──中国(电影)哪有什么分级制度,只有两个级,有和无,所以看到什么好书好电影,赶紧买赶紧看。

虽然储安平是在上世纪说的这句话,有一定的时代因素,但是当下将这句话换个主语,放到各种问题上,似乎也能够成立。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23


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原书标题应为《为 Recht 而斗争》,Recht 需要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是客观意义,指规范或客观法,简称法;一是主体意义,指主体权利,简称权利。两种意义相互关联,共同构成 Recht。

因此,本书最恰当的译名应该是《为法权而斗争》。其中的斗争,既有通过自己的权利捍卫法,也有通过法捍卫自己的权利。但由于《为权利而斗争》过于深入人心,改译风险过大,因此维持原来的译名。

那么,为何权利要斗争?

斗争是法权之手段,秩序是法权之目的。《为权利而斗争》的开篇题词是「你当在斗争中发现你的权利」──权利是需要去争取的,正如「你应当累得满头大汗才吃到你的面包」。歌德也曾说过:这是智慧最后的结论/唯有为自由和生活付出者/才应该每天获得它们。

耶林认为,为权利斗争,是个人的义务,也是集体的义务。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他不仅仅放弃的是自身利益,也是共同体的利益,《为权利而斗争》书中以战场上的逃兵作为比喻──一旦有人作逃兵,那么将导致剩下的人处于危险境地。

这本书源于 1872 年耶林在维也纳法律协会的口头演讲,一百五十年过去了,各国的人权深入人心,法治日趋完善,而遥远的东方却正在流行一个「你说法治我都觉得好笑」的笑话……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21


今天照常出门散步,路上看到许多纸飞机,好奇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好几处「SB」。纸飞机象征着自由、翱翔,上面的「SB」或许在骂那些限制了自由的人。

今日读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周老师提出了中国国家治理的深刻矛盾是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其中,一统制有两个基本维系机制──官僚体制和一统观念制度。而这两个机制又面临着多重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压力,三个应对机制应运而生:⑴ 决策一统性与执行灵活性以及逐级代理制的动态平衡;⑵ 政治教化的礼仪化;⑶ 运动式治理的「纠偏」机制。

第一个、第三个好理解,即自上而下的政策贯彻和自下而上的责任制,以及制度失败或局部有偏差时采取的运动式治理。第二点的阐述对我有较大启发。针对饱受诟病的形式主义,周老师提出其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强化一统体制的强征意义,强化人们之间对中央权威的认可,这些形式其实也是对一统体制的顺从和接受。正因如此,那些地方性、灵活性和「偏离」行为不会直接构成对一统体制的否定和挑战。

我理解其为地方官员的「务虚」行为,有了这种「务虚」才能更好地「务实」。

如果没有这些形式,则地方采取的政策一旦有所偏离,在一统体制下将很快被打击。由于有了「表面」的这些工作,地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较为自由的政策。正所谓「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办实事。」

可谓是无奈之举。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19


旧书重读之《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毫无疑问,在整个叫魂案中,首席原告自始至终就是皇帝本人。这通过他在各地呈递来的奏章以及军机大臣们起草的上谕上的朱批清楚地表现出来。对官员们大肆施压、加重刺激,对他们办案的速度和力度层层加码,对行动迟缓的官员们则刻薄训斥——所有这一切都是弘历个人的杰作。……

停止清剿并非简单地收回成命。由于皇上已对此案投入了这么多的个人威望和道德权威,一个更具礼仪性的结局是必需的。……剪辫案之所以“蔓延数省”是因为江浙官员没有及时报告情况,地方官员玩忽职守,对朝廷叠降谕旨掉以轻心。……

同一天,一份明发上谕把所有的责任都算在行省官僚身上。……弘历知道,要维持朝廷的尊严,就只能坚持阴谋确实存在,并对清剿不力的官员予以惩罚。但另一方面,做为一种妥协,他也不能不对那些滥刑无辜以求假供的官员进行弹劾。……

迄今为止,朝廷并未承认叫魂案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恰恰相反,它始终坚持首恶正犯确实存在,而他们的逍遥法外则是由于各省的失职。……考虑到山东巡抚给官僚系统制造的麻烦及给朝廷带来的羞辱,吏部对他的惩罚是相当温和的。……毫无疑问,这也是对弘历本人所犯错误的开释。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14


很早之前,一个女同事给我推荐过一本书叫《厌女》,她说写得很好,极力推荐我看。前段时间比较忙碌,一直搁置。

前几天刷朋友圈,一个老同学发了一本《基层女性》的读后感,我看了下她拍照的内容,似乎和同事介绍的《厌女》为同一类型,于是在下面留言推荐《厌女》。然后我心想,我都没看就推荐,似乎也不够负责,于是趁着这几天封控,翻完了这本书。

所谓「厌女」,可以理解为「女性蔑视」,最普遍的自然是来自男性的「厌女」。本书读下来没有感觉到特别震撼,也许是我没有「厌女」的倾向。不过,我对一个现象倒是很好奇:女性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普遍较高;而男性则对同性恋接受度普遍不高,这是为何?

针对这个问题,本书从一个角度解答了我的疑惑: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homosocial)”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厌女症(misogyny)”“同性恋憎恶(homophobia)”互为一体,三要素共同构成性别秩序。这里有三个要点。

(1) 男人之间的纽带,是一种“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2) 为了维持男人集团的主体性和优越性,需要将女人“他者化”,视为欲望客体,加以蔑视。这就是“厌女症”。
(3) 为了保证男人集团中每位成员的主体地位,还要严厉清除同性恋。因为同性恋者把同性男人视为欲望对象,会使男人沦为欲望客体,扰乱男人集团的秩序,十分危险。这就是“同性恋憎恶”。

在厌女的男性认知里,男性的价值以同性之间的喝彩来决定,并以此形成一种连带感。战时的强奸就是强化这一连带感,同样的,轮奸也是如此。不要疑惑轮奸时竟能勃起,因为不能勃起才会让人疑惑。

这就进一步解释了男性对同性恋的排外心理。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13


昨天看了 Netflix 新上架的电影《西线无战事 2022》,看完后随即找了原著来看,两者各有优劣。

电影的拍摄、配乐无疑是顶尖的,尤其是在渲染战场方面,让人见识到战争的残忍。小说则把战争的控诉着重放在日常中的对话──对死亡的麻木。

「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原著里的这句话,电影也刻画地淋漓尽致。学校的校长利用民族主义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生哄骗上了战场;战争贩子的元帅感叹「没有战争,士兵有何用?」,在停战前十五分钟仍旧敦促士兵冲锋。

最好的战争片,无疑也是最好的反战片。可惜国内导演一直不懂,或者即使懂了也无法搬上荧幕。

https://weiyexing.noto.so/2022-11-06

20 last posts shown.

629

subscribers
Channel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