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botの烂梗研究所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не указан, не указан
Категория: не указана


欢迎来到「烂梗学(memeology)」研究中心!
⚠️本频并非单纯堆梗图的频道,除 #梗图 外,本频还包含以下要素:
#原创 或 #翻译 - 自己也生产梗图的搬运工
#比较烂梗学 - 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梗会有怎样的异同?
#烂梗考据学 - 梗源是什么?因何而流行?
#演化烂梗学 - 梗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通过沙雕烂梗,超越时代、种族、文化的隔阂给世界带来更多欢乐,便是张三的志愿:「人类因对同样的梗图发笑而不再孤独。」

Связанные каналы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не указан, не указан
Категория
не указана
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льтр публикаций


source: https://redd.it/jhkb3i

可以看出「阴阳怪气」并不是中国文化特有现象。在英文语境,阴阳怪气语法不是微博式的各种emoji,而是图2这样的大小写混插(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用法而非个例。

令本bot吃惊的是,英语里居然也有“爱谴责协会表示强烈保护”这样的「倒装」阴阳怪气法(图2的“As an offensive I find this a Muslim” 大概“作为一名歧视我觉得这非常穆斯林”

另外,上个月那段时间他们很流行“white girls meme”,即在black lives matters运动的背景下,讽刺白人女孩总是为少数群体出警,就算少数群体自身可能都不在意这些刻板印象。

这些“白人女孩”便被定上了这样的形象:多管闲事、靠少数群体被欺压博关注、喜欢利用少数群体打拳。
然而就本bot的日常观察,这样的white girls在生活中其实非常少见。

人类喜欢的东西不分种族文化历史时间地一样有趣,然而人类令人讨厌的地方也是惊人一致地十足无聊。所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张三,外国人和我们的区别便是心里的潜在犯名字叫Jack吧。 #比较烂梗学


#翻译 source: https://redd.it/k77eun


还有那个传说级的“哇 太狂了吧.jpg”老爷爷的梗源:https://youtu.be/a3WnvDtDD2M

他直言最开始有很多拿他的照片配以污言秽语的垃圾梗,这让他觉得非常恐怖。但后来,随着他逐渐接纳这一切,并在网络上澄清了他是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PS出来的后,那些侮辱性的烂梗渐渐消失了。

“我最开始不觉得自己是个名人,但我越来越多地在路上被路人拦下求合照:我总是非常乐意做这件事,因为我能看到他们眼中流露的快乐。能让其他人开心,真的太好了。”

“令我吃惊的是,我每天都会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收到很多人们对生活寻求帮助的消息。我试着向我的粉丝们展示:就算正在经历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也应保持快乐,我想,梗大概就能给人克服日常烦恼的力量吧。”


#烂梗考据学 一个系列节目:《I accidentally became a meme》讲述了一些红遍世界的梗,是怎么不经意间流行开来的,并对原主造成了什么影响。

比如眼睛一闭一睁的那位小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fDw0cgbaWU
有意思的是,这个梗的火居然离原视频有4年的时间差。

另一期这位姐妹就很惨了,她因为无心的meme大火而丢了银行的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yXWZVx5Hc
”being a meme, it's very dehumanizing. People forget you're a real person.“


#比较烂梗学 #烂梗考据学 令人欣慰的是,人类果然还是有很多沙雕的共性啊www


所以本bot就这么成为了一名 文 化 研 究 员

顺带一提:在句末加“(迫真)”也是这个意思。比如上图,就还可以注解为:文化研究员(迫真)
这个所谓的迫真去淫梦化之后意思约等于“迫近真实” 即 “说的都快跟真的一样了” 表达只是迫近真实而并不是真的以突出反讽。

同时由于“迫”这个字自带一定“强迫”or“努力达到”的意思,那种“你演的真卖力啊我都快信了”的反讽感更呼之欲出hhhh


最后:我在小学时经常过一档很火的电视节目《American funniest home videos》,内容其实就是各种沙雕小视频整合。

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以至于从小学记忆到现在的,就是这个节目分为很多专题,而其中专门有一个专题就是这种语言强解的。有一期的标题是:"jump rope"(jump rope的词性可名可动

......
视频内容是:一个小女孩把跳绳拉直平放在地上,然后从绳子左边跳到右边,反复横跳。
这个视频好像得了当周的周冠军(也就是有3kusd的奖金)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如果没记错来源于公众号knowyourself)说:emoji是人类社会的巴别塔 因为它能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区别让所有人一看就都能明白。(然而这个巴别塔在国内某些互联网平台上被推倒了,因为大家现在都拿emoji来阴阳怪气了……

所以现在我在想,能够超越时代的隔阂、种族的差异、文化的区别、给世界带来更多欢乐的
——不就是沙雕网友搞出来的沙雕梗吗(x

而这,也正是本频创建的初衷XD




当然,用打字带空格取代双引号其实是一种进步:我们强解语言,尤其是现代汉语这种极为纯粹的分析语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拆字(正如冒充拆成“冒” / “充”一样) 而空格就非常好地表现了这种拆开词语的动作,或者说语气。

这也是为什么上面说打引号的“影流之主” 虽然也还是那意思但又总感觉缺了点味道。缺的味道就是空格带来的强解感。

这种感觉是直觉的,且是中文语境内互通的。这或许能解释空格语法如何脱离了淫梦这个恶臭梗源而广为流传:中文使用者看到空格时就能自然而然地feel到这种拆解的感觉。
(所以这个语法的臭气都减弱了,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看到打字带空格就吐槽“好臭啊”了罢。


这或许亦是英文这种类似的沙雕梗会用mememan而不是空格的原因。 英语是屈折语,是综合语的一种。它的特点正是词素连接在一起难以分割,有大量不自由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例如unbreakable = un + break + able 其中只有break是有实际意义的自由语素,所以unbreakable是一个合成词。
而现代汉语的表达则是“不会坏”:不/会/坏 三个字全都是自由语素。)

英文如果非要用空格拆单词来表达那种强解感也应该是拆语素(比如上面的拆成un break able) 但这一方面会显得很凌乱,另一方面也没有汉语那种「一句一顿」的语音效果。


“将冒充解释为假冒和充当已经突破了语言的局限”、“任何语言都可能被强解”。
「强解」一词,便完美地概括了空格的作用。(想想看,上面的那段话说成“冒 充 军 警”,是不是立马有内味了?

无论是中文梗的打字带空格还是英文梗的故意打错字母搭配mememan头,都是在故意“望文生义”的同时,指出自己正在望文生义。所以打字带空格可以理解为:声明自己强解了一个词语的含义的网络用语语法。

所谓太阳底下没新鲜事,空格语法也只是旧瓶装新酒而已。以前的我们用的其实就是双引号来表刻意误用的嘲讽意味,只是这用法现在看来很老土,但功能几乎完全是一样的。

以万恶之源「影 流 之 主」为例:
其实如果标题用 “影流之主” 还是差不多是内味(虽然感觉内味不够浓,原因下面讲) 还是可以引出那一堆视频(就像什么 “海洋之灾” 视频内容是一个人直播抓螃蟹……


大家都知道说话带空格本是银梦梗,却能够出圈流行于其它不知银梦为何物的一般通过网友中,变成了一种新式的网络语法。
这是为什么?难道每个人的DNA里都藏着一个先辈吗?

下面有请罗翔老师进行解读👏

“《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这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真警察抢劫能否适用这个条款?”(source: 《罗翔讲刑法》2020 理论卷 P9
图片上罗老师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比较烂梗学 其实全世界沙雕网友喜欢的是同一种烂梗,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mememan在中文语境下的表达法就是「说话带空格」(中日双语通用的则是「(迫真)」


https://t.me/wtmsd/8712
虽然感觉可以翻译成英文反向传播回去,但感觉会因为底端的comic看上去太outdated而被投入comedycemetery...
另一方面“cyberbully”这种轻飘飘的词汇也没法很好概括“出户”,毕竟英文世界的隐私保护相对严格。
结果,意思传达不到,反而可能会被直接当成shitpost......真的是烂梗流行的文化差异了。


#翻译

Показано 14 последних публикаций.

10

подписчиков
Статистика канал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