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pilling/works/capital/index.htm#ReadCapitalWithMe
《资本论》第三四章是劝退节点,因为整章行文太过技术化,缺乏语境埋头读可能容易似懂非懂,而且那些长篇的细枝末节也有点沉闷,我觉得理解这部分的关键还是厘清一些方法论上的背景问题,这里推荐Geoff Pilling的Marx’s Capital—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Economy,其中第二章处理了马克思经济学和经典政治经济学之不同的关键,将两者的哲学/方法论不同和经济理论差异的关系阐释得非常清楚,缺点是偶尔有论战式的行文,虽然不影响总体论证效果,但少部分地方有树稻草人而不罗列证据的感觉,另外,Pilling将恩格斯的辩证法直接等同于马克思的,有些不够批判(尤其是前者的科学主义底色、对主客体关系的缺乏探讨、以及目的论色彩,都被广泛批评为与马克思原意有出入),以下是一些总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自始至终有个对话/批判对象,即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Smith和Ricardo为代表),通过这种批判,他想要介入的问题主要是:为什么传统经济学一方面打通了价值理论的关键节点(劳动),另一方面却无法帮助我们理解资本积累这个现象?为什么传统经济学对劳动的核心地位认识偏差,以及这种偏差有什么后果?为什么传统经济学把资本现象视为价值理论的例外,继而不足以理解资本主义内生性的危机和矛盾?
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对理解《资本论》中几个重要的点很有帮助,
1)为什么资本论要先从历史分析开始?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是,一方面,大规模生产凸显了价值与劳动之间铁律般的关系,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又模糊了价值与劳动的一体性,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多少认清楚了价值的劳动理论,是因为他们的时代允许他们看见这一点(换句话说,是运气好而不是方法对),而他们常常将资本现象等同为价值现象,正因为他们忽视了这种历史性,将眼前所见视为本质;
2)为什么马克思在第一卷分析中总是假设市场供需均衡?
这是市场完美论的核心,而马克思的论证策略是说明,即使存在完美的、供需绝对平衡的市场,只要资本形式主导性地存在着,这种平衡就必然被打破,也必然带来内生的危机,第一卷目的只在于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同样有见地之处--资本主义的生产环节呈现出来,并将关键的抽象概念放回历史语境中去自然化,而无意展现资本主义在现实中运作的全部样子,即生产加流通;
3)为什么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流通(M-C-M’/M-M’)中的矛盾时,把M’(增值)是否从流通(circulation)中产生作为核心?
价值理论表明价值是在生产中出现的,而流通过程并不产生价值(这一点马克思也是在历史分析中说明的),但是资本的累加却有其矛盾性:根据价值理论,它必须是在流通过程之外发生的,但是根据资本本身的特征,它又必须发生在流通过程中,
而对待这个矛盾的不同方式正是马克思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的地方,前者运用辩证法,在物质现实中还原矛盾(金钱和商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发生在劳动力的流通过程中,在这个节点上生产和流通重合了),后者用形式逻辑,企图在概念层面消除矛盾(Ricardo),甚至在概念层面上否认生产和流通有重合的可能,继而把价值的产生放置到流通中(Cutler);
4)什么是辩证法,与之对应的,什么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形式逻辑(formal logic)的问题
尤其是现象/本质,具体/抽象之间的关系,矛盾分析法,以及历史唯物辩证对于时间性和过程的强调、对于永远将物质的发展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作为分析起始点的坚持,要了解资本现象无法从价值理论本身推导,而只能从资本自身的发展轨迹来分析,马克思和某些传统经济学家虽然看似得出了相同的铁律般的劳动价值理论,但背后的方法、预设和应用是完全不同的,
在形式逻辑那里,劳动数量是价值来源,这是普世、超历史的铁律,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劳动是抽象劳动和生产出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的辩证统一,其中,抽象劳动才是价值的来源,并且,抽象劳动是有历史性的,一方面它早在资本社会出现前就存在了,另一方面,只有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交换价值的制造(资本积累)才成为使用价值生产的主要形式,秉持形式逻辑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继而只把焦点放在价值/劳动的数量上,而忽视了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