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当我带著孩子移民英国的第一个冬天,首先尝试融入英国本地生活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模仿英国人过圣诞节。我随便到一间附近的超市,就以很便宜的价钱买了一棵真的圣诞树,若在香港,真树却是一件相当奢侈的圣诞装饰。我让孩子一同布置圣诞树,并告诉孩子,圣诞老人会在圣诞夜前来给好孩子派礼物。这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故事,当然是我从香港带来英国的,十岁的大儿子早已听了很多年,亦已「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吓唬小孩的假故事;七岁的二儿子和四岁的小女儿却仍然相信,还问著:我们在英国的新居没有烟囱和火炉,圣诞老人怎样进来派礼物呢?妻子只好继续将这个神秘故事说下去:别担心,圣诞老人会从窗口爬进来的。
香港社会事实上并没有全盘接收整个圣诞节的文化传统,而只是选择性地接收跟我们原有文化中某些元素相符的内容。例如:从圣诞到新年只有一个星期,这跟中国传统中「岁晚过年」的习俗相似,香港成长的学生亦早已习惯,「圣诞假期」跟「农历新年假期」都是横跨一个多星期的学校长假,供我们休息与庆祝。又例如:好孩子会获得礼物奖赏,是存在于大部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观念,像我们会在过农历新年时,要求孩子向大人讲吉利说话,以换取利是,这个习俗跟「圣诞老人」的故事自有其相似性,即「好孩子才收到礼物」。因此,我们可以轻易接受「圣诞老人派礼物」的外来神话,同时无视神话中不符合自身文化习俗的细节。
可是,同样是圣诞节,温特森的圣诞故事集却告诉我另一个圣诞传统承传的版本。故事中的神秘主义,正正也是支撑圣诞老人故事的另一条件,整个故事本就不合理、不现实,但小孩却能轻易相信,正如他们会相信任何关于鬼和精灵的故事一样,只要它们是有趣的。而圣诞节传统正是充满著这样的神秘主义。在故事集的序文中,温特森就有提及,圣诞中的鬼故事是近代产物,大概起源于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晚上街里的煤气灯会造成鬼影重重的幻影;另外资本主义造成的阶级压迫,也对集体心里产生影响,人们纷纷认为,正正是社会道德败坏,才令整个城市鬼魂处处。
点击连结,从维多利亚时代漂洋过海到今日湮没于闹市的东方维多利亚城,阅读英国的圣诞节跟香港的圣诞节的相似和差异之间,如何让移民家庭的过节体验里产生张力: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41224-culture-christmas-history-and-hk
香港社会事实上并没有全盘接收整个圣诞节的文化传统,而只是选择性地接收跟我们原有文化中某些元素相符的内容。例如:从圣诞到新年只有一个星期,这跟中国传统中「岁晚过年」的习俗相似,香港成长的学生亦早已习惯,「圣诞假期」跟「农历新年假期」都是横跨一个多星期的学校长假,供我们休息与庆祝。又例如:好孩子会获得礼物奖赏,是存在于大部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观念,像我们会在过农历新年时,要求孩子向大人讲吉利说话,以换取利是,这个习俗跟「圣诞老人」的故事自有其相似性,即「好孩子才收到礼物」。因此,我们可以轻易接受「圣诞老人派礼物」的外来神话,同时无视神话中不符合自身文化习俗的细节。
可是,同样是圣诞节,温特森的圣诞故事集却告诉我另一个圣诞传统承传的版本。故事中的神秘主义,正正也是支撑圣诞老人故事的另一条件,整个故事本就不合理、不现实,但小孩却能轻易相信,正如他们会相信任何关于鬼和精灵的故事一样,只要它们是有趣的。而圣诞节传统正是充满著这样的神秘主义。在故事集的序文中,温特森就有提及,圣诞中的鬼故事是近代产物,大概起源于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晚上街里的煤气灯会造成鬼影重重的幻影;另外资本主义造成的阶级压迫,也对集体心里产生影响,人们纷纷认为,正正是社会道德败坏,才令整个城市鬼魂处处。
点击连结,从维多利亚时代漂洋过海到今日湮没于闹市的东方维多利亚城,阅读英国的圣诞节跟香港的圣诞节的相似和差异之间,如何让移民家庭的过节体验里产生张力: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241224-culture-christmas-history-an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