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self 🪏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Весь мир,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Другое


@laosb 自己的想法,不代表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轉傳訊息不表示贊成。
亦包含本人 #Twitter 和 #Bluesky 上的推文和按讚。
@laosb 's own thoughts. Messages are my own and represent no others. Forwarding doesn’t imply agreement.
Also includes my tweets, tweets I liked, and Bluesky posts.

Связанные каналы  |  Похожие каналы

Гео и язык канала
Весь мир, Китайский
Категория
Другое
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льтр публикаций


具體做法:
- 在iOS 6上安裝現代CA root certificate:Safari打開 4s.of.sb/ios6-ca.mobileconfig 安裝(不信任我的可以自行去官網下載ISRG Root X1、DigiCert Global Root G2/G3安裝,注意它們官網都是用這些新CA的所以要倒一手)
- 在尚不支援兩步驟驗證的軟體上登入開啟了兩步驟驗證的Apple Account時,先使用email+password登入觸發登入驗證碼請求獲得驗證碼,然後修改密碼欄位的內容為密碼+驗證碼再次提交即可登入。
- 不支援開啟了iCloud Advanced Data Protection(因為iOS 6顯然沒有處理iCloud E2EE的能力)和使用物理金鑰(無法使用兩步驟驗證碼)的Apple Account。
- 若你的iOS 6裝置最後可用的iOS 6版本小於6.1.5(iPhone 4S是6.1.3),強烈建議越獄並安裝BigBoss源上的SSLPatch,該patch修復了一個重大SSL/TLS漏洞。


一張最近iPhone 4S照片🍮。
發現iOS 6上居然還能登iCloud,可以曲線用Shared Photo Stream(現為Shared Album)同步照片到iCloud。
非常懷念iOS 6時代的擬物設計。


Репост из: 春东西 dumb box


Репост из: 普拉姆的胡言乱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363361/answer/85525102972
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怀念「旧互联网时代」?


有沒有可能,這篇報道至少開篇就指出了「The report cites “two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這個雖然不理想但是明確是未經證實的信息源頭,而iFanr文章通篇只有到第11段才出現的「根据爱范儿的了解」這麼一個模糊曖昧的來源表述?


雖然我因為小時候共享電腦配環境都是徒勞的緣故,相比自己客製化更喜歡選sane default然後完全去適應default,但是有時候看到一些米粉和軟粉一面主張可以透過adb/改registry繞過一些anti-feature「就好了」、一面說果粉自適應的時候,還是會懷疑一下到底是什麼人更自適應(x


回頭來看,暴論一點我會說Swift 6才是真正新的程式語言,Swift 6之前的版本一定程度上都是更像Objective-C的語法糖合集。


最近不管是上班還是寫sideproject都是在和Apple的舊API打交道,為了用起來方便都封裝成完全concurrency-safe的Swift 6,感覺收穫很大。
先是Core Foundation / Cocoa的C API設計模式和各種C的quirks,再過渡到Foundation / Objective-C的OO pattern和ARC的常見問題和最佳實踐,最後到Swift Concurrency里的actor、Sendable和ownership模型以及和前面C/Obj-C的安全互操作,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很直觀地體會了「為什麼我們要有這些新的範式和心智模型而不是直接用C一把梭」。不和老東西打過交道確實是很難這樣體會新東西的必要性,也更能理解很多人習慣了老東西之後對新東西有本能抵觸。
#SwiftDev@Laoself #AppleDev@Laoself


Репост из: Alan 的小纸箱
每次都会因为 Airbnb 搜索框里的「随便看看」这个选项背后代表的生活方式小小感慨一下。

不用考虑机价格或者票签证、只用看目的地,与房东约好,随时就出发,一种我至今仍然难以想象的人生。


什麼碳水霰彈(


【黄油年糕❓夹一下再说🍯】

顶流黄油年糕出席与中国汉堡的双方会议🫡
@泸溪河 大河与小塔经过亲切交谈
双方达成一致共识🤲
黄油年糕就应该夹在中国汉堡堡胚里吃
所以夹在堡胚里请各位堡子吃一下如何👉
#塔斯汀中国汉堡[话题]# #堡胚夹万物[话题]# #塔门的塔友[话题]# #泸溪河黄油年糕[话题]# #黄油年糕[话题]# source


意外在上班的browser profile開了3次YouTube之後,現在上班profile的YouTube推薦流和我個人帳號有三成相似了……
不得不說Google的畫像是真厲害。當然因為只是browser profile區隔,很多側信道應該可以fingerprint出來是同一個人。






Репост из: TDC Product Factory
Видео недоступно для предпросмотра
Смотреть в Telegram
要睡覺了給大家有點晚安曲
馬上求耶穌原諒


Репост из: yihong0618 和朋友们的牛逼频道
这个事儿有后续了,这个人用公司邮箱给 issue 里互动的人都发了封邮件开骂

276 0 9 14 21

Репост из: ProgrammerHumor
@ProgrammerHumor Meetings


我其實一定程度上認同iFanr的觀點,Google需要對Android更深程度的控制,而且過去一段時間確實有在削弱AOSP開源方向上的投入,但是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是真的令人不齒。


iFanr:
具体来说,Google 将不再维护目前 AOSP 的公开分支,逐渐关闭相关的的支持性资源,并可能停止更新有法定开源义务(GPL 等协议的代码)外的组件的源代码。
海外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最先报道了这一情况,Google 也确认了此事。

然而Android Authority原文裡完全沒有提到「不再維護公開分支」「關閉支持性資源」「可能停止更新法定義務外組件的原始碼」這整一句話的三點內容,實際上相反,Android Authority在文章表示Google向其確認「會繼續發佈原始碼」。iFanr文章的「Google確認」內容和Android Authority獲得的「Google確認」幾乎完全相反。
Android Authority:
Google confirmed to Android Authority that it is committed to publishing Android’s source code, so this change doesn’t mean that Android is becoming closed-source. The company will continue to publish the source code for new Android releases, so when Google releases
Android 16
later this year, we’ll get the source code for the update. In addition, Google will continue to publish the source code for
Android’s Linux kernel fork
,
as it is licensed under GPLv2, which mandates source code releases, and is separate from AOSP.


Android Central和iFanr報道了同一個事情,都宣稱自己是獨家。
Android Central的報道是「Exclusive: Google will develop the Android OS fully in private, and here's why
iFanr是「独家 | Google 决定终止开源 Android
我個人是覺得iFanr報道是中文自媒體通病,完全不講什麼是確認的事實,什麼是自己的觀點,除非iFanr編輯們有額外消息指出Google決定終止開源Android並且決定逐漸關閉AOSP開源專案相關的基礎設施。

Показано 20 последних публикац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