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40年老校长口述:教师负担越减越重,最让我感到悲哀的两点
在我做粗略调查后的2018年6月,教育部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还成立调研小组,先后分赴东、中、西部9省18市 ,发现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额外工作负担确实过重。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各地也纷纷开列“减负清单”,提出要把宁静还给学校。
这以后,2021年我又在自己的公号上发起了一次调查,主题还是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负担问题。当时的背景是“双减”政策之后,各地的学校纷纷出台措施,要求教学上减负提质,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延时服务,结果身边反映负担加重的教师,又一次大幅增加。
当时有人把矛头指向“双减”,毕竟 “双减”后的延时服务和课后托管,确实挤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但我们的调查表明,对教师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形式主义。有的老师甚至提到,新政策后,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要拍摄班级作业发到群里。
另一种“非教学任务”则关联着老师必须做,也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写教案,学习,培训。这些形式主义和“非教学任务”紧紧缠绕,很难区分,也不可能通过某个条文,硬性让它消失。如果这些校园内的形式主义都越来越多,又怎能要求学校守住大门,不去完成其他部门的形式主义任务呢?
但老师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完成这些任务?去年有个很优秀的教师在网上公开发文章,说自己要退出“2.0培训”。这个培训要求每个老师都通过,还要同一时间去打卡,学习要计入教师继续教育系统,和考核挂钩。
这个老师就宣布退出,说第一这些知识我已经知道了;第二我觉得打卡学习没有必要;第三我不参与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了。我特别欣赏这个老师,他很有个性,也看淡了。但这也意味着,老师想获得一些空间和自主权,就必须放弃另外一些追求。而一般的老师之所以无法拒绝,正因为这些任务的考评结果,和他们的职业前途挂钩。
量化考核还会带来其他影响,比如我们常识上会认为,评价一个班级是否优秀,需要考察的指标,一般就是班集体氛围、教室是否整洁、班级成绩等。但如果按照现在打分制的测评方法,可能就还要看,有没有运动会奖状,这个值几分;在什么活动中得过奖励,这个值几分,最后的结果就是,可能一个班级氛围很差,学习环境很不好,但关键几项有分数,就成了优秀班级,班主任也能拿到比较好的管理分数。
我也思考过现在形式主义的根源。我在外面讲课的时候也会说,现在孩子们的负担很重,小学二三年级,晚上很晚才能睡,那做辅导的老师是敬业,还是不敬业?下面老师都说,敬业。但是老师越敬业,孩子负担越重,为什么?
老师会说,李老师你是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一个小老师能做主吗?领导给我施压,没达到指标,我就评不上职称了。听起来也有道理。
那怪校长吗,校长说,我哪次开会,局长不是说,学校质量完不成目标,你就下课。其实我压力更大,一方面老师骂我,一方面教育部门领导给我压力,我两头受气。听起来也很无辜。
所以那就怪教育局局长?结果局长说,哪一年我这里清华北大少一个,我被老百姓口水都淹没了,我管理区域压力这么大,我愿意这样做吗?我不想好好睡觉吗?所以我们经常说,是社会绑架了教育。
这样一来那就剩家长了。很多人说,要求减负,阻力最大的是家长。老师周末不想上课,但家长愿意上;老师想按正常的教育规律办事,家长不同意。原来责任全在家长,在社会。但真是这样吗?家长说,孩子是谁的孩子,孩子晚上12点都没睡觉,谁最心疼?所以你看,转了一圈,没有一个觉得自己有责任。
但最终,只有学生默不作声承受这一切。所以我说,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两点:第一,都说教育出了大问题,但找不到罪魁祸首;第二,都说教育不正常,但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正常。
说白了,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上课,育人就是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就这么简单。但形式主义涉及的教育问题本质在于,我们的学校究竟为谁而办?
现在很多学校动辄把办学理念挂在墙上,什么“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什么“严谨勤奋”的校风,很概念化的语言,小孩子根本看不懂,你放办公室就完了,贴在校园干什么。这就是给参观者看的,但参观者多久才来学校一次?学生可是天天在校园里生活。孩子关心的是老师上课上得好不好,学校好不好玩,关键是这一点。
我们现在的校园缺乏童趣,缺乏儿童视角,只有把这个大背景理清楚,才谈得上,老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我们的学校,不是给上级和领导办的学校,是给学生办的学校。我想只有把这个思想扭转过来了,才能守好校园的边界。
一件事按照考核要求,按照形式主义要求,成效却不好,我们不能怪老师,而要怪自己的管理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fqSpZmW9SJC7b6eUHTaQ4w
在我做粗略调查后的2018年6月,教育部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还成立调研小组,先后分赴东、中、西部9省18市 ,发现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额外工作负担确实过重。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各地也纷纷开列“减负清单”,提出要把宁静还给学校。
这以后,2021年我又在自己的公号上发起了一次调查,主题还是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负担问题。当时的背景是“双减”政策之后,各地的学校纷纷出台措施,要求教学上减负提质,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延时服务,结果身边反映负担加重的教师,又一次大幅增加。
当时有人把矛头指向“双减”,毕竟 “双减”后的延时服务和课后托管,确实挤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但我们的调查表明,对教师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形式主义。有的老师甚至提到,新政策后,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要拍摄班级作业发到群里。
另一种“非教学任务”则关联着老师必须做,也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写教案,学习,培训。这些形式主义和“非教学任务”紧紧缠绕,很难区分,也不可能通过某个条文,硬性让它消失。如果这些校园内的形式主义都越来越多,又怎能要求学校守住大门,不去完成其他部门的形式主义任务呢?
但老师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完成这些任务?去年有个很优秀的教师在网上公开发文章,说自己要退出“2.0培训”。这个培训要求每个老师都通过,还要同一时间去打卡,学习要计入教师继续教育系统,和考核挂钩。
这个老师就宣布退出,说第一这些知识我已经知道了;第二我觉得打卡学习没有必要;第三我不参与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了。我特别欣赏这个老师,他很有个性,也看淡了。但这也意味着,老师想获得一些空间和自主权,就必须放弃另外一些追求。而一般的老师之所以无法拒绝,正因为这些任务的考评结果,和他们的职业前途挂钩。
量化考核还会带来其他影响,比如我们常识上会认为,评价一个班级是否优秀,需要考察的指标,一般就是班集体氛围、教室是否整洁、班级成绩等。但如果按照现在打分制的测评方法,可能就还要看,有没有运动会奖状,这个值几分;在什么活动中得过奖励,这个值几分,最后的结果就是,可能一个班级氛围很差,学习环境很不好,但关键几项有分数,就成了优秀班级,班主任也能拿到比较好的管理分数。
我也思考过现在形式主义的根源。我在外面讲课的时候也会说,现在孩子们的负担很重,小学二三年级,晚上很晚才能睡,那做辅导的老师是敬业,还是不敬业?下面老师都说,敬业。但是老师越敬业,孩子负担越重,为什么?
老师会说,李老师你是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一个小老师能做主吗?领导给我施压,没达到指标,我就评不上职称了。听起来也有道理。
那怪校长吗,校长说,我哪次开会,局长不是说,学校质量完不成目标,你就下课。其实我压力更大,一方面老师骂我,一方面教育部门领导给我压力,我两头受气。听起来也很无辜。
所以那就怪教育局局长?结果局长说,哪一年我这里清华北大少一个,我被老百姓口水都淹没了,我管理区域压力这么大,我愿意这样做吗?我不想好好睡觉吗?所以我们经常说,是社会绑架了教育。
这样一来那就剩家长了。很多人说,要求减负,阻力最大的是家长。老师周末不想上课,但家长愿意上;老师想按正常的教育规律办事,家长不同意。原来责任全在家长,在社会。但真是这样吗?家长说,孩子是谁的孩子,孩子晚上12点都没睡觉,谁最心疼?所以你看,转了一圈,没有一个觉得自己有责任。
但最终,只有学生默不作声承受这一切。所以我说,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两点:第一,都说教育出了大问题,但找不到罪魁祸首;第二,都说教育不正常,但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正常。
说白了,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上课,育人就是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就这么简单。但形式主义涉及的教育问题本质在于,我们的学校究竟为谁而办?
现在很多学校动辄把办学理念挂在墙上,什么“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什么“严谨勤奋”的校风,很概念化的语言,小孩子根本看不懂,你放办公室就完了,贴在校园干什么。这就是给参观者看的,但参观者多久才来学校一次?学生可是天天在校园里生活。孩子关心的是老师上课上得好不好,学校好不好玩,关键是这一点。
我们现在的校园缺乏童趣,缺乏儿童视角,只有把这个大背景理清楚,才谈得上,老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我们的学校,不是给上级和领导办的学校,是给学生办的学校。我想只有把这个思想扭转过来了,才能守好校园的边界。
一件事按照考核要求,按照形式主义要求,成效却不好,我们不能怪老师,而要怪自己的管理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fqSpZmW9SJC7b6eUHTaQ4w